一天,苏轼和佛印禅师开玩笑地说:“我看你像牛粪。”佛印平静地说:“我看你像如来。” 苏轼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其妹苏小妹闻后大笑,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心存善念,才有善行;心中有礼,才会真正施礼于人。
商务交往中,商务礼仪也是如此:礼由心生。
一位男士在商务场合中,穿着名贵的西装、皮鞋,系着领带。就此来看,好像很符合商务礼仪的着装惯例,但这是表面现象。他不是摆放在橱窗里的模特,而是动态的社会人,需要和他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能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这时候仅靠着装,不能为他赚得多少分,还要“察其言,观其行”。
我在商务礼仪培训中,经常告诉大家:有良好的仪表,而没有同样合乎礼节的言行举止,甚至更让人反感,觉得这种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交往效果适得其反。“心无礼”,再好的仪表充其量也只是花瓶。
十多年的商务礼仪培训经历,我发现,有些人在交往之初显得彬彬有礼。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往往发现那只是在走流程。交谈中,他经常表现得心不在焉或语气敷衍;和你握手的同时与第三方说话;说话时,不是抖腿就是倚靠在沙发里,并且脚向前伸直;用餐时,响声大作,不是边嚼食物边说话,就是满嘴食物喝酒……
相信无论谁面对这样的人都会感觉不舒服。但当事人或许自己没有发觉——有时这是潜意识里的个人习惯,并不一定是故意为之。
冯巩的电影《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中,王喜和大老黑去郊区吃农家饭。大老黑吃粉条时发出很大的吸溜声,嘴里像装了一台抽水机,使“领导”王喜忍无可忍,但即使再三提醒,大老黑也不承认,直至两人较真时,大老黑又吸溜粉条,才发现自己真是这样。
只有“心有礼”,才能将商务礼仪行为化为自己的习惯,并形成律己敬人的性格。商务礼仪行为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也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礼仪规则、规范。交往中,即使对个别礼节不了解,也能以“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尊重他人”为出发点,做出最合乎礼节的选择。
所以,我们在商务交往中,只有做到“我的眼里只有你”,发自内心地体谅并在意别人的感受,充满善意,举止言行才能得体规范、进退有度,从而成为有风度、有修养、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
(摘自知名实战派礼仪培训专家靳斓著作《礼赢职场—商务与社交礼仪》(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