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提供商务礼仪培训 政务礼仪培训 销售礼仪培训 接待礼仪培训 医务礼仪培训 会务服务礼仪培训 小车驾驶员礼仪培训 展厅讲解礼仪培训…
位置:首页 > 更多礼仪知识 > 宗教礼仪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习俗
发表时间:2018-02-02     字体:【

(未来之舟礼仪培训网)宗教习俗

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家。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都有传播。除此之外,在汉民族中还有道教。其中佛、道两教历史比较悠久,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有过较深的影响。基督教是近代传入中国的。

汉族中有些人信仰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

少数民族中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这10个民族是: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裕固族信仰佛教和喇嘛教。苗族、彝族等民族有相当一部分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此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多数信仰萨满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纳西族一般信仰东巴教,少部分人也信仰佛教、道教。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我们新疆特有的宗教习俗

麻扎朝拜

朝拜麻扎是新疆部分穆斯林的独特宗教习俗。“麻扎” 是阿拉伯语“圣地”或“圣徒墓”之意。所谓麻扎朝拜,就是 祈求圣地和圣灵保佑,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按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反对偶象崇拜、不准朝拜麻扎的。据说,朝拜麻扎是伊斯兰教形成教派以后,由什叶派倡导而形成的。新疆的麻扎朝拜又是在中亚地区的苏非派--依禅势力渗入新疆之后发展起来的。

伊犁最早被朝拜的麻扎是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扎及其附近的小麻扎。到了清代中期,伊犁维吾尔族大量增加,这种朝拜之俗有了大的发展。特别是嘉庆年间,清政府实行开放的宗教政策,提倡修建庙宇祠堂,无形中促进了朝拜麻扎之风。当时伊犁的麻扎甚多,如伊宁县的速檀歪思汗麻扎,察布查尔西部的洪那海麻扎,东部的察布查尔麻扎,霍城县的秃黑鲁帖木儿麻扎,都是穆斯林朝拜的圣地。此后,一些宗教上层人士或当地重要人物逝世,也都修建陵摹,也都成了朝拜的对象。所以几乎古老的维吾尔村庄附近都有这种陵墓麻扎。旧时的麻扎一般都有人管理守护,重要麻扎还建有凌园,种植白杨、榆和圆冠榆等树木,所以现在许多古榆都保留在这些陵园之中。陵墓建筑,大都是伊斯兰式的拱形建筑,当地人称拱百孜。但速檀·歪思汗麻扎、洪那海麻扎,则是汉族式的楼台亭阁建筑。

朝拜麻扎,一般在5、6月或入秋以后进行,多是结伙前往,盛况空前。伊犁朝拜麻扎还带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影响。更有甚者,伊犁的少数民族还把一些山、水、树、洞也作为圣地圣灵来朝拜。

巩留县雅玛图南侧山上有个阿吾列洞。其洞位于山谷密林之中,洞口和洞外通道似为人工所凿。传说洞中有陵墓有圣灵,附近维吾尔人多在夏季前往朝拜,70年代初,曾有一位维吾尔穆斯林长者住洞内,并早晚祈祷礼拜。哈萨克牧民对此洞也极崇拜,把它视为灵洞,称天堂洞 ,也常常去洞内祈祷。特别是不育夫妇前往祈求嗣的甚多还有些林密涧深、风景优美的地区,牧民们也忌讳在那里砍伐林木,后来成为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禁地。

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考其源,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在《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记载:“游牧交界之处,无山河以为识别者,以石志,名日:鄂博”。此后,在蒙古族中又演变而为神物,即使在寻常的旅途中,路经敖包都要下马膜拜。

清人祁韵士诗云:“告虔祝庇雪和风,石畔施舍庙祀同。塞远大空望无际,行人膜拜过残丛。”祭敖包不仅包括敖包,还含有祭地、祭山岳等内容。《西域水道记》载,木素尔岭“准噶尔于其地树幡涌经致祭。”显然具有自然崇拜的性质。伊什格力克山的布尔汗峰是伊犁著各的祭祀地,今天巩留县、特克斯县的蒙古人,还常集会祭祀。待克斯县、昭苏县、尼勒克县各地都有敖包。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上堆圆坛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分成大、中、小3层,重叠呈圆锥体,高约10余丈,形似烽火台,遥远望之又如尖塔,直插云霄。敖包数目不等,有的是单独1个,有的成群,7个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3个,有的1个大。

敖包居中,东、西、南、北各陪衬3个敖包,成为13个敖包群。祭敖包一般多在本草丰美,牛羊之壮的6、7、8月。祭祀时,敖包上插上树枝,挂上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缮写经文。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4种。血祭是把牛、羊、马等牲畜宰杀后,将胴体供奉在敖包前面;酒祭,将鲜奶、奶酒、奶油以及自酒等,一滴滴洒在敖包前,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火祭,即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柴火,或烧一堆牛、羊粪块,各家各户纷纷走近火边,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肉丸子投向火里燃烧,越烧得旺越好;玉祭,一般是王公贵族才用玉或玉器作为供品,现在已不存在了。旧社会不管采用哪种祭法,都要请一些喇嘛来焚香祷告,诵经拜忏。官、民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3圈,祈神降福。祭祀礼仪结束后,就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 跳舞等娱尔活动。参加祭祀活动的人们,都以家庭、亲朋为单位,开怀畅饮。

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锡伯族保佑家庭人口兴旺平安的女神,“海尔堪”是锡伯族保护牲畜之神。这两种神都是锡伯族信奉的诸多神祗中最原始而重要的神。

“喜利妈妈”的神位供于上房西屋的西北角。在一条两丈多长的红丝绳上,挂着小弓箭、红绿布条、羊髀骨、吊篮、靴鞋、木锨、铜钱等物,五彩缤纷,煞是好看,这就是喜利妈妈。

平时,上房西屋的西北墙角钉有一块木板,上放纸袋,将“喜利妈妈”(红丝绳)供奉在纸袋内。每逢春节除夕便将红丝绳取出,由西北墙角拉向南墙角挂上,家人为之焚香叩头,顶礼膜拜。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日,再将“喜利妈妈”装入袋内,供奉在原处。

“喜利妈妈”上挂的每一件东西都有一番讲究有来历:挂一张小弓箭,表示生了一个男孩,祝愿他继承先辈传统,长大成为骑马射箭的能手;挂一条彩色布条,表示生了一个女孩,希望她日后精通女红,成为贤妻良母,挂一个小吊篮象征娶一个儿媳,盼望她传宗接代早生贵子;挂小靴小鞋,是祈求子孙众多,香火鼎盛,挂木锨,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挂铜钱,寄希望于发财致富,家道兴隆;挂一块髀骨,表示新一辈的开始。在两个髀骨之间的小弓箭、彩布条和吊篮数目,即是该辈男子、女子和儿媳的数目。

如果分家,则必须另立喜利妈妈。供奉喜利妈妈,对锡伯人来说,是件庄重圣洁的大事。其所需之物件必须到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去祈求赐予、由年高德重、子孙满堂的老人代图,以求吉利、灵验。

在古代,牲畜在锡伯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世代关心牲畜的安全和繁殖,专门供有保护牲畜的神——“海尔堪”。海尔堪的神位在正房西间外面西南墙角上。主人往往把自己最心爱的骏马献给海尔堪骑用,并且要专门举行献马仪式。即在所献骏马的尾上系上毛或红布条,将马拴在海尔堪神位前,烧香叩头表示心愿。如果献马时,在马背上披上妇女衣服,即表明妇女能骑用此马,否则,妇女是不能骑用的。

(本文转自网络。咨询礼仪培训事宜,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

 
上一篇:古希腊传统的宗教习俗
下一篇:柬埔寨宗教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