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一位留学生谈她初到欧洲的体验,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遇到邻居的太太开车过来,那位太太问她:“搭我的车一起回吧?”她客气地回答:“不用了,谢谢你的好意。”那位太太听完后就开车扬长而去,让她后悔不迭。原来她只是习惯性地说客气话,是希望人家继续劝她。中国人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一般会先说客气话,表达不用给他人添麻烦,而对方如果真想帮必定继续表达帮忙的意愿,这时接受才显得有礼貌。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尊老”的观念有些不同。比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帮老人提拿重物等这些“帮助”,并不是受欢迎的行为。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只要是他自己能出门、自己手里拿着重物,就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他人的帮助是多余的,是对他们的怜悯。
而和女士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时,应为女士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上下楼梯时可以主动伸手相搀,即使没有特殊关系,也可以这样,这是绅士风度。女士也可以欣然接受。与他人一起外出,或者接待时可以提供协助,比如提拿重物、行李,但对个人随身小包不应帮忙提拿。
对于他人的帮助,如果确实需要,就应立即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如果礼节性地谢绝,对方会认识你不需要,如果再继续提供帮助他们反而认为是不尊重你。
对他人正在做的、职责之内的事情,没有必要提供“帮助”,否则就会认为你怀疑他们的个人能力,虽然这种帮助在你看来是举手之劳。比如说他人撰写了一篇材料,请你看一下,如果你“热情”地擅自“帮忙”直接做了修改,即使修改得再专业、到位,对方也会认为你非常不礼貌,不尊重他的劳动成果、知识产权,无视他的工作能力。
如果对他们有意见,就直接告诉对方,这就是最大的帮助,千万不要在背后议论,或跟其他人讲。否则他们会觉得非常受伤害。
(摘自未来之舟编撰的《中外有别:中国人最应了解的88个国外礼仪》,咨询礼仪培训事宜,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