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提供商务礼仪培训 政务礼仪培训 销售礼仪培训 接待礼仪培训 医务礼仪培训 会务服务礼仪培训 小车驾驶员礼仪培训 展厅讲解礼仪培训…
位置:首页 > > 礼仪与社会
"礼失求诸野"再识:礼仪文明的核心价值是"敬"
发表时间:2018-12-24     字体:【

  现在的中国,很多人炫富,全社会一下子都傲慢和虚骄起来了。这种虚骄令人难以置信,不知因何而起。国家当然创造了伟绩,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但现代化的过程并没有完成。经济、文化、教育、医疗,问题多多。没有任何理由自满自足。这些虚骄者,既看不起自己的同类中国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异类”外国人。尤其对外国人傲慢之甚,动不动就声称要“灭”人家。究竟出于什么原因,敢于如此说话行事?傲慢者自己不知道,其他人尤其不知道。所以是不折不扣的虚骄。

  当代社会的价值紊乱、价值失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每个人以及全社会的精神信仰。做人的规则是从几代之前,甚至是从千年以还的传统中传承下来的。个人品质的养成,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之源,但最重要的其实是家庭。佛教唯识学有一个概念叫“种子识”,也叫阿赖耶识,讲的是一个人的祖先、远祖、曾祖、祖父等前几代,他们的性格基因会在你身上有残留。这种影响是看不见的,潜移默化的,但它会使你成为一个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人。这种远因的传承是一个人性格和教养所以形成的看不见的因素。

  礼仪的核心价值是“敬”

  文明的标志之一是讲究礼仪。礼仪的核心价值是“敬”,即自重、自尊、庄严、有序。《孝经》里面讲:“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把“爱敬”视为“生民之本”。《孝经》是孔子的得意大弟子曾参所作,所叙内容以孔子的言论为主,因此又有孔子口授而曾子为之记录的说法。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刘邵的人,写过一本书叫《人物志》,他进一步提出:“人道之极,莫过爱敬。”又把“敬”视为“人道之极”。

  人类社会的所有礼仪,其精神内核都是“敬”。也就是孔子讲的:“为礼不敬,举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没有“敬”,任何礼仪都没有什么看头了。“敬”不仅是对他人而言,主要是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自生自在的庄严,可以叫“自性的庄严”。“敬”是自生的,是人的一种不可予夺的内在志气。孔子讲:“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不可夺的“志”,就是“敬”的精神。现在大家讲“孝”,“孝”的精神内核不是孝本身,而是“敬”。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问他,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以为能养就是孝,犬马其实也能养,如果没有“敬”,人的能养跟犬马有什么区别呢?显然孔子认为,孝的精神指向在于“敬”。所以对老人的孝称作孝敬。

  《左传》里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是军事行动,“祀”则是祭祀活动。而所有的祭祀,其精神内核都是“敬”。“戎”是军事行动,其实军事行动更注重内在的庄严,因此也需要讲究“敬”。所谓“敬而无失”就是此义。军事行动,一是忌“怠”,二是忌“戏”。所谓军中无戏言是也。因此最要不得的是“以军为戏”。

  “敬”与“诚”相连接,古人对祭祀的要求,就是要有诚敬的精神。按照朱熹的说法,后世子孙对祖宗的祭祀,包括对远祖的祭祀,如果能表现出深沉的诚敬之心,祖宗能够“感格”。这也就是中国文化一向讲究的“诚可以通神”,所谓心诚则灵。所以“敬”和“诚信”都是中国文化中占据核心位置的价值理念。

  礼仪秩序解构时的悖论

  中国被称作礼仪之邦,在中国传统社会,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但是不能不看到百年以来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礼仪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曾经一度处在被解体的状况。

  五四前后的反传统,是有知识的人对传统的重新检讨,它检讨的对象主要是大传统,即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儒家在先秦本来是诸子百家的一家,处境并不好;但是在汉代中期,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的地位一跃而占据中心位置。所以五四的反传统,主要是对传统社会的大传统的检讨,当时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人,其批判的言辞是非常富于杀伤力的。陈独秀说,如果认为欧化是对的,就不能不认为孔子的儒教是错的,新旧之间没有调和两存的余地。胡适甚至说,他主张全盘西化。

  不过胡先生很有意思,他在国内用中文写的文章,充满了对传统思想的批评精神,但是他在美国用英文写的文章,却没有一篇文章是批评中国文化的。我的一位朋友,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周质平先生,他是从台湾到美国的,以研究胡适著称。我有一次请他到我们研究所做学术演讲,讲的题目是《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他用大量的证据证明,胡适用英文写的文章都是对中国文化作肯定的,而在国内写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则批评较多。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文化人的苦心孤诣。

  文化小传统的破坏与再生

  如果说五四时期对传统的检讨和批评主要针对的是文化的大传统,那么十年“文革”受打击最沉重的则是文化的小传统。大传统指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小传统主要指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习俗和民间信仰。这几年因为有国际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公约,提出尊重文化的差异,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在这方面走得很靠前,人大常委会正式立了法,对那些濒临灭绝的工艺和文化形态得以延续,采取了大量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再生的过程,主要是由民间来完成的。如果中国的乡村发生大规模的迁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小传统的典范,怎样保留和发展呢?难道你能把他们都集中在一起,一律搬到一个楼房里去做这些事情?那样做不是等于把原来文化遗存的环境和精神擅自改变吗?文化是连同他的生存区域,连同周围的环境一起存在的。有一个历史故事,就是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想把他的老父亲接过来,让他在京城居住。但是这位皇帝的老父亲,在原来的乡下住习惯了,死活不愿意住在京城。后来刘邦索性按家乡原来的样子,给他的父亲在京城重建家乡,结果还是没有留住。文化的定义就是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而人的居住文化的特性,就在于是和原来的土地连在一起的,所谓故土难离。

  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民间社会发达,历朝历代都如是。民间社会发达,人的生存就有了广大的空间。正是广大、深厚、丰富的民间社会养育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果说儒家、佛教、道教是中国文化的三个最主要的思想支柱,那么儒家是在朝的,而佛教和道教是在野的,他们扮演着合作互补的角色。民间社会的空隙大,透气孔多,往往使得民间人士的创造力能够得到发挥。特别是民间的办学兴教,在中国一直是有传统的。而汉代以后的学术,也转移到世家大族,藏书楼、藏书阁的建立,也是民间的重要文化举措。

  中国文化得以保存,民间的力量功不可没。所以孔子就有“礼失,求诸野”的教言。如果简单地认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严酷得不得了的透不过气来的专制社会,那是忽略了民间社会的作用。(作者刘梦溪 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2016年7月26日 北京日报



 
上一篇:外媒曝光的这个中国丑闻,我们无力辩解!
下一篇:男子穿纳粹军服烈士陵园自拍 被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