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提供商务礼仪培训 政务礼仪培训 销售礼仪培训 接待礼仪培训 医务礼仪培训 会务服务礼仪培训 小车驾驶员礼仪培训 展厅讲解礼仪培训…
位置:首页 > 更多礼仪知识 > 节日节庆
西方第一大传统节日:圣诞节
发表时间:2018-02-04     字体:【

(未来之舟礼仪培训网)圣诞节就像中国的春节,是西方传统的盛大节日,也是欧美人最欢乐的时刻,它的时间一般是从每年的12月24日起,至次年的1月6日止,欧美各国的公私机关和部门的员工都要放假。

(1)一个文化谜团:圣诞节的来历

圣诞节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纪念日,但耶稣是否真有其人,尚有很大的争论。即使确有其人,他诞生于何时,也并不确定。不少学者认为,尚无可靠资料证明耶稣诞生于12月25日。传—统的基督教会宣称,耶稣是童贞女玛利亚因圣灵降孕而生,他是上帝之子,是为拯救世人从天而降。于是罗马教会在公元354年(一说是336年)将12月25日定为耶稣的生日,这一规定日后逐步约定俗成。

然而,不少学者认为,这一节日最早应该是纪念太阳神的节日,只是到了后来基督教会把这一节日移植过来,成为耶稣基督的诞辰日,这实际上是一种宗教文化的“移花接木”。因为公历12月25日曾经是罗马人的冬至日,罗马人在某些历史时期盛行太阳崇拜,公元3世纪罗马皇帝阿甫列里安规定以节庆形式来庆贺盛极一时的太阳神——密特拉神,这一节日当时被称为“太阳诞辰日”,基督教传播、扩展之后,此节日就被罗马教会拿来作为耶稣基督的诞辰日了。虽然东方的许多教会也逐渐接受了12月25日为耶稣生日的观念,但也有其他信仰耶稣基督的教会否认这一时间,亚美尼亚的教会就把1月6日作为耶稣的诞辰日。

不过,关于圣诞节的来历,基督教会有自己的解释,而且这一解释长期被奉为权威之说。相传耶稣降生前后正是公元前后的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屋大维时代,这位名声显赫的皇帝发布了一个公告,要求天下的人报名人户上册,于是在外谋生的人们纷纷回家登记注册。这时圣母玛利亚的丈夫约瑟也听从这一命令,他与已经怀孕且即将临产的妻子离开了拿撒勒,回伯利恒,可是伯利恒此时已经住满了人,他们无处安身,于是就暂时住在马棚里。12月24日入夜,耶稣出生,圣母只好把耶稣放在马槽中。当夜,天使光临报喜;与此同时,东方三贤发现天上有一颗新星升起。以后,基督徒们就把这一天视为耶稣的诞辰日——亦即圣诞节。

(2)圣诞树、圣诞色、圣诞花:圣诞节所连带的文化遗产 圣诞树最初源于基督教诞生以前的欧洲,欧洲人特别是古代北欧的一些民族认为,树木,尤其是果树和长青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过一直到了中世纪之后树木与基督教文化的联系才逐渐紧密、直接起来。菲利普·V·施奈德认为,14、15世纪的欧洲,在12月24日这天,有关亚当和夏娃故事的剧目经常被指定演出,演出时主要的道具就是一棵挂满苹果的长青树——亦即所谓的“天堂树”。评论家们指出,天堂树足以生动地促使中世纪广大目不识丁的观众们对于夏娃业已失去的纯洁品质想入非非,也许是为了换回那种纯洁的品质,也许是为了恢复欧洲人特别是北欧人早先的异教文化传统,这棵舞台上的天堂树的确起到了意味深长的效果。16世纪,德国人开始在假期里将长青树搬进家里;17世纪,长青树已被叫做“耶稣树”,上面点缀着的已不只是水果,还有糖果、糕点以及很像圣餐时吃的薄脆饼。与此同时,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圣诞饰灯的先驱——圣诞蜡烛也开始使用。

不过在19世纪之前,耶稣树或圣诞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德国人所专有。当德国的商人将它们带到大不列颠并且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亲王加以推广之后,圣诞树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因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很容易将它们传播到五大洲的殖民地势力范围。圣诞树抵达美国也同样是自然而迅速的,第一批是在19世纪20年代仍然由德国的移民树立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传播,圣诞节期间“栽种”圣诞树的习俗得以牢固地确立。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之色,节日期间无论是家庭还是商业区,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颜色的装点。其中,红色与绿色是圣诞节期间的主导色,据说它们体现古老的文化习俗——古老的不列颠人和罗马人都喜欢冬青属的植物、人们普遍用冬青作为冬季的装饰品,因为他们相信那种植物具有度过犹如死亡般的漫长冬季但却能够存活下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同样也能够带给世人。一品红有红、绿两种颜色,它原产于中美洲,后来移植到美国,自19世纪20年代起就在美国成为圣诞节的象征。依据一品红的形状,人们常常将这种树木比作神秘地成为对称形状的伯利恒的星座。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圣诞老人备受孩子们的关注。当然,圣诞色与圣诞花直接相联,红色的圣诞花和圣诞蜡烛也比较普遍,圣诞花亦即一品红,西方人多用此花象征圣诞节令。绿色的树更是在节日期间随处可见,松、柏、杉等常青树种在圣诞节来临时极为热销,小型的常青树及其枝条是室内装饰的佳品。
(3)圣诞老人(Santa Claus)

Santa Claus源于荷兰语Sint(e)Klaas,它是美国化的SL.Nich-olas,由荷兰人传人美国大陆。

白色的圣诞老人是节日期间的“醒目人物”,是这一节日的形象大使,如今已为全球各地的年轻人和孩子所熟悉。圣诞老人的名字叫圣尼古拉斯,传说他白须红袍,每到圣诞之夜,都会身背大红的包袱,脚蹬大皮靴,从北方驾着鹿橇而来。在到达目的地后,他通过每家烟囱进入室内来分送礼物,这一“情景”极能打动孩子们的心。次日一大早起来获得圣诞老人的礼物是儿童的美梦,因此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后来就成为一种习俗。

一般认为圣诞老人的原型是迈拉的主教圣尼古拉斯,由于其慷慨的善举而普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欢迎。据说,每年的12月6日,他长着又长又白的胡子,身穿主教服装,不时向孩子们散发礼物。然而,宗教改革时期,新教徒们却不喜欢这个人物,狂热的新教分子甚至把这一讨人喜爱的人物从教历上除名,并以“圣诞老人”之名代之。

圣尼古拉斯被认为是一个世俗的赠送圣诞礼物的人物,但他一直是水手和孩子们的守护圣徒,出海的荷兰人虽然身处典型的、坚决的新教国家(以加尔文教为国教),但仍然崇信圣尼古拉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圣诞老人形象的诞生应归功于神学家克莱门特·C·穆尔和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前者在1822年创作了一首深受后世人欢迎的诗歌《圣尼古拉斯来访》(亦即《圣诞节前夜》),它将荷兰人刚刚带进新大陆的那个角色描绘成另外一个全新的形象:一个背着玩具包、抽着烟斗的人物,一个坐着鹿拉的雪橇车的人物,一个喜欢烟囱的人物。而后者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20年里,为《哈珀周报》绘制了圣诞老人的插图,正是这些插图才建立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那位身体健康的圣诞老人形象。
(4)圣诞礼品——风行全球的圣诞贺卡

圣诞节期间,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是必备的。一般认为,圣诞节期间人们互赠礼物的习俗,跟所谓“东方三博士”向初生的耶稣朝圣以及向他赠送金子、乳香、没药等礼物有直接关系。另外一种说法是,冬至节期间互赠礼物的习俗源自古罗马。因为罗马人大多数的新年礼物具有象征意义,梅米·克莱恩在1954年就指出,欧洲人圣诞节期间最流行的礼品曾经是蜂蜜、水果和灯具,有时候当然也有金币。但施舍救济品的习俗足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当罗马人庆祝牧神节时,要求富人们跟穷人共同分享财富。不过,一直到20世纪初期,才有了节日期间大规模地互赠礼物的风气,这种风气已经成为一年中导致商业繁荣兴旺的最大动力。

荷兰人从12月5日开始已经陆续互送圣诞礼品了,他们一般把礼物放在袖子、盒子或袋子里,或放在扫帚、土豆、洋白菜等里面,也不署名。在所有的圣诞礼品中,圣诞节贺卡是最普遍的,如今它在全球是消费量最大的一种贺卡。

圣诞卡英文名称是Christmas card、Xmas card,简称ch.c或c.c,它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问候卡。一般认为,问候卡源于古埃及,经过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各种形式的问候卡。圣诞卡、新年卡、生日卡、情人节卡等等是比较普遍性的一些往后卡。据考证,第一批圣诞卡诞生于1843年,是由英国画家约翰·C·霍斯利设计的,这批祝贺卡总共有1000张,全是以手工印刷着色,存留至今的价格不菲。不久,英国几家公司开始印制圣诞卡。1874年,美国著名的印刷权威、美籍德裔商人路易丝,勃朗先在马萨诸塞用机器规模性地印刷圣诞卡。如今,圣诞卡在美国、欧洲以及世界各地十分普及,每当圣诞节来临之前,圣诞卡就会广泛流行。
(5)圣诞宴席与圣诞颂歌

圣诞节期间,西方的圣诞宴席不亚于中国春节时的宴饮。传说基督是夜里降生的,因此自12月24日晚上亦即圣诞夜或圣诞前夕(Christmas Eve)开始,人们就欢庆了,到半夜达到高潮。教堂和家庭里都充满了圣诞歌《平安夜》的歌声。据说,将欢乐的歌曲同圣诞节联系起来始自圣方济各。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圣方澜各自己并没有用当地的方言创作过歌曲,但可以推测他在格蕾西奥曾经公开展示他制作的《耶稣诞生实景图》时领唱过圣歌,而且他还用拉丁语写过一首名曰《耶稣诞生之歌》的颂歌,从此,圣诞歌曲自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各地,并深受人们的喜爱。

17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歌唱颂歌与清教徒们简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于是在一些新教国家和领地,吟唱颂歌被视为轻浮的行为和活动,因此早期许多的颂歌业已失传,如今我们所听到的歌曲大多是18世纪卫理公会教派复兴期以后流传下来的作品,譬如著名的《报信天使在歌唱》、《世界颂歌》等,前者由查尔斯·韦斯利所作,后者出自1748年英国诗人伊萨克·沃兹笔下。美国人经常唱的圣诞颂歌《发生在晴朗的午夜》、《啊,圣城伯利恒》和《三圣之歌》实际上都是19世纪的作品,法国人唱的《啊,神圣的夜晚》及德国人的《静静的夜晚》也不例外。

每年12月24日晚上及第二天,全家人欢聚一堂的圣诞宴是一年中最为难得的聚餐,餐桌上有火鸡、羊羔肉、葡萄干布丁、水果饼等,其中火鸡又叫“圣诞鸡”,美国人和英国人习惯吃,但德国人则习惯吃烤鹅。在澳大利亚,那里的圣诞宴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各种冷盘、色拉、水果摆满餐桌,简直就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因为地处南半球的大洋洲在这一时间正是炎热的夏天,人们更喜欢在圣诞节期间吃冰凉一些的东西。而在正值严冬的欧美,洁白的雪花相伴的圣诞节充满了另一种诗意的感觉。
(6)圣诞节蜡烛

西人在圣诞节日期间往往在自己家里的窗户上搁置蜡烛,这种习俗据说源自《圣经》时代,当时蜡烛就是用于宗教目的,后来基督徒喜欢蜡烛,人们认为罗马人实际上也从希伯来人那里继承了那种习俗,并且把它传给了基督徒。不过在窗户上搁置圣诞蜡烛很有可能源于中世纪,根据民俗学家的研究,这种行为具有社交原因。民俗学研究者玛丽亚·利奇在1954年将这种习俗解释为一种表示对外友好的礼仪:在窗户上放置蜡烛意思是用烛光指引幼年的基督找到住宿的地方,或者是表示为耶稣的信徒们(困乏的旅客)指引道路、指示宿处的意思。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观点——点燃蜡烛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同时期的学者弗朗西斯·韦泽在1952年指出,这一习俗是由爱尔兰人带到美国的,他们早在英国统治时期就首创了这一习俗。在英格兰,英国王室与教会曾长时期发生冲突,甚至成为死对头,教士总是受到怀疑,于是他们经常在圣诞节期间把蜡烛放在窗户上,以吸引逃亡的教士进屋做弥撒。从此,在窗户上放置圣诞蜡烛成为习惯。韦泽认为,关于将蜡烛为幼年的耶稣指路的说法纯属编造出来的故事,是用来蒙骗英国人的。
(7)圣诞节长袜

西人在圣诞节期间,经常将长袜子挂在壁炉台上并且期待别人将礼物放进去,这一习俗一般认为起源于一种对圣尼古拉斯的实用主义的效忠仪式。圣尼古拉斯是土耳其人的圣诞老人,关于他的善良有许多故事,其中最为流行的一则故事讲道,为了给一个破产贵族的3个女儿提供嫁妆,圣尼古拉斯把一袋袋的钱从她们的窗户里扔进去。另外一种说法是,圣尼古拉斯是从烟囱里将钱倒进去的,正如20世纪中叶梅米·克莱恩所叙述的故事那样,从烟囱里掉下来的礼物,有一件正好掉进了当时挂在炉边烘干的一只长袜子里,于是就形成了圣诞节期间挂置袜子的习俗。显然,无论是中世纪还是近代,关于梦想或梦见圣诞老人将钱或将其他各种各样的礼物放进袜子的情景,犹如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一样,既有欧洲民间传统的文化风尚,同时也体现当时许许多多的欧洲人并不富裕,而渴望获得金钱的社会现实。

(本文转自网络。咨询礼仪培训事宜,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复活节:基督教世界第二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