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舟礼仪培训网)除夕是指每年阴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叫年除日、岁除、大除等,俗称“年三十”或“大年三十”。“除夕”中的“除”字,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也就是“交替”的意思;“夕”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傍晚”,也指“夜晚”,因而“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之日”,旧岁到此夕而去除,人们要除旧布新,迎接新年。
“除夕”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前一天要举行“大傩”的仪式,用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有据可考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
人们历来将除夕视为正式的年禧,这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祝福而展开。
除夕的下午,人们就开始贴门神和春联。最初的门神是传说中的神荼、郁垒,他们专门管鬼,监察鬼的行为。如果鬼干了坏事,神荼、郁垒就会将它捉住,用绳子捆起来喂虎。有他们把守家门,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很多人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作为门神。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子”,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对偶、工整、简洁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春联的一个来源是桃符,另一来源则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常贴“宜春”二字,后逐渐发展为春联。此外,很多人家还要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等。所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也具有祈求来年福运、装点居所以求美观的作用。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改年更岁,人们传统的庆祝方式是全家人围炉夜话,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作“守岁”,意即守候新岁的到来,也叫“守夜”、“坐年”、“熬年”。除夕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晋朝已有守岁之俗,周处《风土记》中就有关于除夕守岁的记载。隋唐时期,除夕守岁之风已经很盛行。唐太宗的《守岁》诗即描写了当时宫廷之内除夕守岁豪华欢乐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矢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守岁》诗则展示了当时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们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奢华场面:“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庭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梁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与妻子美酒细斟,宴饮守岁,绵绵夜话到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账,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宋代,上至帝王下到庶民百姓,在除夕之际,良宵欢会,普天同庆,“是夜,禁中(宫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苏轼所写“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则表明了当时孩子们除夕守岁尽情嬉闹的欢快场面。明清时期,除夕守岁依然隆重热闹。清代诗人张问陶在《戊申除夕》中说:“耳闻腊鼓鸣,心已复邦族。土风重守岁,红烛暖茅屋。阑底腊猪肥,饔中家酿熟。承欢聚庭帏,属餍到僮仆。巷北闻呼卢,市南或征逐。灯火乱前街,儿童欢似鹿。邑小人声杂,达晨不肯宿。”
关于守岁的起源,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期,有一种住在深山密林之中叫做“年”的猛兽,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出来吃人,伤害牲畜,毁坏田园,等到公鸡啼晓,便返回山林中。人们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躲在家里吃“年夜饭”。由于人们不知这餐饭后是否还能活着,所以将这顿晚餐置办得很丰盛。吃过晚饭后,谁也不敢睡觉,大家挤在一起聊天壮胆,坐等天亮。这实在是一种煎熬,所以也叫做“熬年”等初一早晨“年”返回山林后人们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互相道喜,说“年走了”,祝贺没有被“年”吃掉。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怕灯火、怕清脆的响声,于是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穿红衣、贴红纸、挂红灯、燃放焰花爆竹,这样“年”就不敢再来了。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这当然只是一种传说。
古时守岁是为了驱除还缠在家里的“百鬼”,过一个平安年。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昌明,驱赶百鬼的含意已荡然无存,守岁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活动。在新年来临之际,一家人围炉而坐,整夜不眠,回顾过去对如水逝去的岁月有惜别留恋之情,展望未来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美好希望之意。从古至今,“守岁”也都包含有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思。唐代诗人史青《除夕》诗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苏轼的《守岁》则说的更明确:“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的。大年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阖家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年夜饭南北各地不同,北方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并且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南方人过年习惯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也有吃长面、吃年糕的。吃长面也叫吃长寿面,是预祝寿长百年。吃年糕寓意年年登高。菜中少不了鱼、合采。“鱼”象征着“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有些地方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只是一种摆设,取其象征意义。合菜寓意“活财”,意即有财。古时“除夕守岁,饮屠苏酒,乃是惯例”,经历代相传,年夜饭喝酒已经成为风俗了,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要喝一点。吃年夜饭主要是为了享受那份欢乐的气氛,老人们眼看儿孙满堂,一家老小共享天伦之铁,会倍感幸福;年轻人则借此机会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祝父母健康长寿。所以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从掌灯时分入席,地直吃到深夜。
吃过团圆饭,新年即将来临,老人们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家家户户还会放爆竹。压岁钱亦称“压祟钱”,相传古时有小妖名“祟”,除夕时出来害小孩,家长们为保护孩子,就给孩子发“压祟钱”,当时钱为圆形方孔钱,故多用红线穿成串,挂于小孩子胸前,谓能压邪驱鬼。过年发压岁钱,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老人们在发压岁钱时一般会勉励儿孙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的习俗起源很早,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是燃烧竹子,由于竹子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古人称之为“爆竹”。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也是人们喜庆心情的流露。爆竹声中,人们辞去旧岁,欢欢喜喜迎来了新的一年。
(摘自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中国书籍出版社)
(咨询礼仪培训事宜,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