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舟礼仪培训网)古代蒙古人因为以十二生肖纪年,所以把农历年叫”希恩吉乐”,即新年。但正月都不叫鼠月,而称“查干撒刺” 月,即白月。古俗中,“白为纯洁,九为吉数”,所以把一年之首月称作白月,是纯洁如乳,吉祥如意的表示。蒙古族的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接近年底的时候,人们就要忙年。无论农业区还是牧业区,都要立灯笼竿。年三十、清晨要清扫好庭院。佛前、祖先前要设一小小的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祭坛上。还要供上乳制品和面制的果品。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中,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要讲《化铁出山》的故事,以此教育子孙继承先祖勇于奋斗的民族精神,除夕之夜彻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蒙古书。青年们也聚在一起唱民歌,或者跳卜吉克(舞蹈),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嘎拉哈”。人们守岁一直到午夜。
大年初一,全家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牧区,全家人聚于最长者的蒙古包)叩贺新年。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了。但边远牧区常常连续很长时间直到生产忙起来为止。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有嘻闹关系的人,还有“打黑墨”(哈日德)的习俗。就是在对方鼾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辣椒面。
过新年,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还有一个,就是如果家里有人出征在外。新年除夕,要比往常提前一天过。
(本文转自网络。咨询礼仪培训事宜,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