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赞美不仅能使人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更能让人感到愉悦和鼓舞,从而会对赞美者产生亲切感,使彼此关系更加亲近。
中国人和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中国人传统美德就是谦虚谨慎,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直接表白;在得到赞美时要表现得很谦虚,即使内心接受,也不正面承认,否则就会被认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江教授邀请来中国做访问学者的几位外国朋友到家里做客。为表示热情,擅长厨艺的江教授亲自下厨忙活了大半天。当这些外国客人看到满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时,纷纷予以赞美。面对赞美,江教授客气地说“也没啥好招待的,随便做了几个小菜,肯定不和大家胃口,就凑和着吃吧”。这几位外国朋友原本兴奋的表情这时似乎多了些许疑问。他们回国后不久,江教授还收到了他们的信:“非常感谢那次招待……让我一直难以理解的是,你辛苦半天为什么还说随便做的呢?恕我直言,用贵国的话说,不知道这算不算口是心非……”
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一般不过份谦虚,习惯于坦率、大方、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赞美他人还是被他人赞美。被赞美时会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认为这样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应该接受。对于中国人谦虚的回答他们反而认为无法接受,甚至还会把中国人这种过分的谦虚理解为不诚实的表现。
外国人还常把赞美作为双方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通常称赞他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对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他人的天生丽质,因为那是父母给的而不是自身努力的结果。所以赞美他人发型的很多,而赞美漂亮头发的很少。
在对待赞美时用词上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一向把谦虚视为美德,当一个人受到赞美或夸奖时,中国人往往会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往往会说:“不,我还差得远呢!”或说:“不敢当”、“我不行”之类的话。如“您的法语讲得很棒”,中国人的回答往往是“过奖了,马马虎虎吧”;“菜做得真好吃”,“随便做的,做得不好,凑合着吃吧”。而外国人总是高兴地回答“谢谢”以表接受。如“您法语讲得很好”,外国人的回答往往是“谢谢”;“菜做得真好吃”,外国人的回答往往是“很高兴你能喜欢”,表现出一种自信的信念。很多外国人甚至把过谦视为自卑,是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无能之辈。
清朝时一位大臣偕夫人接待外国使节,某国使节礼节性地夸这位大臣的夫人漂亮。大臣便习惯性地客套“哪里哪里”,随行翻译竟将其直译成了“where where”,结果这位可怜的使节只好搜肠刮肚地说“眼睛真漂亮”、“眉毛真漂亮”,最后面对无休止的“哪里哪里”,只好无可奈何地说:“通身上下都漂亮。”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无论菜肴多么丰盛,总要谦逊几句:“今天没有什么菜招待大家,将就着吃点吧。”这种客套话外国人听了心里不会舒服:你不做好菜招待我,可见你不尊重我、没有诚意和我交往。对感激话的回答,中国人常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在外国人听来则可能认为你对他的帮助仅仅是迫于义务,从而造成误解。
(摘自未来之舟编撰的《中外有别:中国人最应了解的88个国外礼仪》,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